您的位置:首页 >旅游 > 正文

走进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数达100万余人

在地球漫长的历史演进中,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”是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中的关键事件。12月21日,“共舞长江经济带・探源千年文脉”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。距今5.42亿年至4.88亿年的这段时间,地球上各种生物为何突然大量涌现?从鱼到人经历了哪些演化?博物馆里一块块化石无声地讲述着答案。

1909年,在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,记载了澄江地区有寒武纪的地层;抗日战争时期(1938年至1940年),中山大学师生对澄江帽天山及周边进行地质考察时,发现了三叶虫化石;1972年10月张文堂、袁克兴等人在帽天山测制了寒武纪筇竹寺组剖面,采到三叶虫以及高肌虫化石;追寻着前人的足迹,1984年侯先光在澄江发现了一块保存了软躯体结构的长尾纳罗虫化石,从此打开了研究澄江寒武纪生物的大门。1997年,省政府将蕴藏澄江生物群化石的18平方公里范围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;2012年,保护区中的5.1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被列为世界遗产进行保护。

据介绍,澄江化石地是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、保存最完整、种类最丰富的早期动物化石宝库,澄江化石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有力的实证。目前发现的寒武纪动植物化石分属20多个门类、280多个物种,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。在这里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,为“从鱼到人的演化”提供了重要依据,大量研究成果破解了达尔文“寒武纪大爆发如何缔造谱系树”“人类远祖的躯体构型及更多基础器官在何时、由何种低等动物创造并传渊而来”的世纪谜题。

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建在化石地的边沿。作为我国首个建在化石地遗址上的自然博物馆,馆内收藏了6万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。博物馆通过生命大爆发、生命大演化和生物多样性三个部分,将地球至今的生命演化分为了三大阶段进行讲述。

为了保护澄江化石地这个极具科学价值的世界化石宝库,澄江市先后关闭了价值200多亿元的14个磷矿点,开展生态修复,建立生态屏障。博物馆2020年8月对公众正式开放以来,截至2021年10月,累计参观人数达100万余人。

标签:

热门资讯

资讯播报